苹果这项促进数年的厘革,卡卡卡卡卡卡壳了
新款 Apple Watch 已经开订,不少朋友(Friend)即将拿到自己的新手表。
新款 Apple Watch 仍有“GPS + 蜂窝网站”版本可选丨Apple 官网截图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今春起,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暂停了 eSIM 业务。而手表能脱离电话使用,靠的就是 eSIM。
滑动查看各运营商的公告|移动、联通、网上
大家可能关心的几个问题
01 eSIM 是个啥?如果业务停办,刚到的手表是不是没法脱离电话用了?那还要花更多钱买蜂窝网站版?
美版 iPhone 已彻底普及的 eSIM,为什么在祖国难以落地?
先解答第一个问题:eSIM 就是一张嵌在主板上的,可擦写的 SIM 卡,并不像其他我们(We)常见的 SIM 卡,需要插入机身。前者线上配置一下 eSIM 文件,就能联网了,真正让设备达成无卡化。
面对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暂停 eSIM 业务的消息,舆论猜测这可能许意味着 eSIM 业务在国内已被“抛弃”,将成历史(History)。
的确,蜂窝版 Apple Watch 一直没有成为市场主力。即便购买、开通了蜂窝功能的手表用户,也很少因为手表能独立连网,就不带电话出门。这让 eSIM 功能显得有些鸡肋。
但 eSIM 的作用并不只是让手表上网那么简单。包括苹果在内的电话厂商,都希望(Hope)推动 eSIM 成为新的默认 SIM。米国版 iPhone 从去年开始就已彻底抛弃了实体 SIM 卡槽,仅支持通过 eSIM 注册入网。
美版 iPhone 14 系列已经没有 SIM 卡槽丨TechRadar
eSIM 会是将来吗?厂商推动,运营商抵制,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利益纠葛?对用户来说又会有什么影响?
02 eSIM 的诞生SIM 卡从大变小,从小变无丨Wikipedia
早在 2010 年前后,电话通讯行业就已经在讨论(Discuss)“软 SIM”的可能。当时智能电话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类似 iPhone 这样轻薄、一体化的硬件设计,得到了市场欢迎。
电话越是轻薄紧凑,机身内部的空间就越是宝贵。厂商自然(Nature)开始思考,如何削减 SIM 卡及卡槽的尺寸,来节省空间。特别是苹果,不懈推动了 Micro-SIM、Nano-SIM 两代小尺寸 SIM 卡的普及。
对电话来说,物理 SIM 卡槽虽然“碍事”,但还没有到挤不出那点空间的程度。特别是 2012 年以后,电话屏幕和机身尺寸越做越大,留给 SIM 卡槽的空间反而因此变得相对“富余”。
所以到 2014 年以前,eSIM 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达成难度,却始终缺一个“必须达成的理由”。
真正令 eSIM 不得不落地的产品,是智能手表。
初代 Apple Watch丨Apple
2015 年,Apple Watch 发售,包括苹果在内的一众厂商都开始大力推动 eSIM 标准的制定、出台,以达成可穿戴设备的联网。次年,eSIM 标准推出,三星发布了第一款搭载 eSIM 的智能手表 Gear S2,又一年,Apple Watch Series 3 首次推出了内置 eSIM 的蜂窝版本。
到这里,eSIM 普及的技术障碍已完全解决。理论上它应当像 Micro SIM、nano SIM 一样,就此走向普及。但就像前面说的,eSIM 的技术从来都不复杂。真正的问题,在于厂商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纠葛。
03 eSIM 的利益博弈运营商为适配 Apple Watch,搭建了适配 eSIM 的系统之后,苹果进一步显露出自己的“野心”——开始推动 eSIM 在电话端落地。
2018 年,苹果在 iPhone XR、XS 系列电话上首次搭载了 eSIM 芯片,并支持双卡双待。用户只需要在在电话的设置页面操作一下,就能达成 eSIM 注册入网。
相比实体 SIM 卡,eSIM 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快”。以前用户买一张电话卡,要去线下的营业厅签约、购卡、激活,就算是线上操作,也需要等卡快递到家。但通过 eSIM,相当于只需要最后的“激活注册”,就可以完成入网。
这在一些场景下提供了极大方便。比如有服务商就基于 eSIM 功能,推出了“全球漫游”的服务。用户每到一个我国,都可以通过 App 购买服务,为 eSIM 写入一个号码,激活当地的网站服务,不再需要提前购买当地电话卡可能随身 Wi-Fi。
eSIM 的技术从来都不复杂。真正的问题,在于厂商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纠葛丨Unsplash
但 eSIM 无疑会加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压力。如果用户觉得自己现在电话套餐资费太高,想“跳槽”另一家运营商,需要重新选号、办卡、激活,还需要为了“携号转网”大战运营商。但在 eSIM 时代,一切只要 5 分钟就能搞定。
而且,对运营商来说,比竞争更可怕的是,eSIM 会进一步让渡“获客入口”。
如果 eSIM 普及,用户注册入网的过程全部在电话上完成,那就意味着电话厂商可以向用户“推荐”运营商。
虽然现在并没有电话厂商在电话上“默认推荐”任何运营商的 eSIM 服务,但这件事在逻辑上完全可行。就像谷歌为了成为 iPhone 上 Safari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要向苹果支付约 200 亿美元费用一样。
包括 eSIM 催生出的“通讯二级代理商”,也会损害运营商的利益。这种企业能和运营商谈判,以更低的价格批量采购通讯资源,分装后再销售给用户。对用户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会有一些更廉价、灵活的套餐可供选择,但对运营商来说,则意味着竞争压力增大,话语权流失。
同样的,各种互联网平台也会成为运营商争夺用户的“必争之地”。用户可能刷着抖音(Tik Tok),看到一个广告,点进去注册一下就能从一家运营商转投另一家,各家都需要做更多投放来抢占市场份额。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整个行业。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运营商,都在通过电话捆绑宽带、电视(Television),甚至内容的方式,来增加服务粘性,防止用户流失。但现实依然残酷。相比功能机时代,运营商对市场的掌控和话语权都已大幅削弱,市场焦点早已转移到电话厂商和互联网平台身上。而 eSIM 的普及,可能许会进一步雪上加霜。
这就是大部分运营商对 eSIM 有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
04 eSIM 的将来因为运营商的抵触,目前(Currently) eSIM 在全球的推动过程都相对缓慢,除了米国。
之所以 eSIM 在米国顺利落地,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米国用户用的都是“合约机”,这部分用户会和运营商签一个比较大的“合约包”,资费也相对较贵。其中包括电话费、有线电视(Television)和宽带,最后再拿一台与合约捆绑使用的“免费电话”。电话与合约绑定了,用 eSIM 还是实体 SIM 自然(Nature)也就无所谓了。
至今,国行 iPhone 仍有这个卡槽丨TechSpot
而在祖国,因为电话资费本身相对偏低,合约机的比例少。大部分用户,特别是大学(University)生(Students)和上班族并不会依赖一家运营商。人们买电话、办电话套餐、办宽带电视(Television),都是分开的。运营商很难对用户进行(Carry Out)捆绑,自然(Nature)也就不希望(Hope) eSIM 成为主流。
此外,eSIM 在国内也存在一些监管和安危风险。虽然 eSIM 和普通电话卡的激活流程一样,能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Carry Out)实名认证。但 eSIM 依然存在“被破解”的可能,也就是说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Use) eSIM 的漏洞,将一张卡“分裂”到多个终端,达成一卡多用、冒用,甚至盗用。
最后,对用户来说,切换到 eSIM 的优势也并不明显。毕竟无论是实体 SIM 还是 eSIM,电话只有在买来的时候需要插卡、激活,其他时候并不需要操作,体验上并无很大区别。包括目前(Currently)资费整体下调的大背景下,国内抱怨电话资费贵的声音已经相对很少了。
苹果曾希望(Hope)通过 Apple Watch,撬开 eSIM 普及的大门。但实际上蜂窝网站版的手表一直没有找到实打实的应用场景,更没有走向普及。以至于三大运营商最终决定暂停 eSIM 业务,放下这块鸡肋也为自己掐灭一点“隐患”。
图源:Apple
对 Apple Watch 用户来说,目前(Currently)虽然三大运营商都暂停了 eSIM 业务,但通过 iPhone 上的 Watch App 入口,依然可以激活 eSIM(各地区情况不一,具体请咨询运营商)。但将来的形势已不再“光明”。
图源:作者提供
此前有国产厂商,针对旗下智能手表无法激活 eSIM 的问题曾作出回复,表示正在与运营商就此问题进行(Carry Out)沟通。但在最新一代的产品里,他们(They)基本不再宣传对 eSIM 的支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Jesse,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4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果壳特邀作者2收 藏+12评 论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微 博沉浸阅读返回顶部参与评论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登录后参与讨论(Discuss)提交评论0/1000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Apple Watch Series 9/ Ultra 2 首发评测:一个指尖艺术,改变了我使用微信的方式更新完 iOS 17,我后悔了…iPhone 12 用户,成了压力最大的人苹果更换接口,配件厂商抢单iPhone,砸iPhone 16上的A17,居然是缩水版iPhone 15 Pro卖爆了?维修换背板价格爆降64%,处理器跑分更猛…iPhone 15用上快拆设计后,终于把维修费打下来了iPhone 15又秒光,凭啥?深度解密九大硬核技术最新文章推荐一筐微软 Surface 产品更新,不敌 Win11 彻底普及 AI越懂得底层规律,越能抓住机会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无人出租车又出事,Waymo和Cruise的自动驾驶尊严之战美联储释放矛盾信号,鲍威尔的话该怎么听?姗姗来迟的领克08,能扛起增长的大旗吗?2023了,动画公司们的日子过的怎么样?最前线|轻舟智航获数家车企量产定点,基于征程5量产交付行泊一体方案茶颜悦色,总是慢一步|焦点分析苹果这项推动数年的变革,卡卡卡卡卡卡壳了
作者有点忙,还没写简介
发表文章878篇最近内容苹果这项推动数年的变革,卡卡卡卡卡卡壳了35分钟前你知道祖国境内发现了多少陨石坑吗?就3个,还全都在东三省2023-09-20参加AI小说大赛,时间都花在和机器吵架2023-09-20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下一篇36氪首发|小米领投,探维科技(Technology)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下半年正式量产交付
35分钟前
热门标签tt语音letvhmm发音方法张宏志qq昵称澳洲葡萄酒红酒品牌进口红酒葡萄酒标签王朝葡萄酒张裕拉菲格力派工系统深圳格力空调维修水果营养试管k-pop武汉商圈满记甜品slam印钞机cb牡丹江万达广场牡丹江陈苏云平台旭辉控股普华资本河图关于36氪城市加盟寻求报道我要入驻投资者关系商务合作关于我们(We)联系我们(We)加入我们(We)网站谣言信息举报入口热门推荐热门资讯热门产品文章标签快讯标签合作伙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Technology)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 赞(908) 踩(2) 阅读数(6528)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加载中......
- 发表评论
-